首页双碳基础知识碳达峰碳中和知识分享d-5.碳中和进程中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_林伯强
203060资源

文档

1492

关注

0

好评

0
PDF

d-5.碳中和进程中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_林伯强

阅读 842 下载 928 大小 904.84K 总页数 17 页 2023-10-31 分享
价格:¥ 9.90
下载文档
/ 17
全屏查看
d-5.碳中和进程中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_林伯强
还有 17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17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20306020林伯强:碳中和进程中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203060碳203060双碳碳中和进程中的史国经济高质量增长林伯强203060内容提要: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能源系统,化石能源占比为84%,碳中和目标要求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届时能源结构中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达80%以上。本文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对2030年的碳达峰情景进行了分析。一般将碳中和简单理解为能源结构调整,分析结果表明:2030年碳达峰的峰值既取决于清洁能3060双源发展,也取决于能源电力需求增长,需要通过平衡清洁能源发展速度与能源需求增长速度以控制碳排放峰值。碳中和背景下的经济高质量增长要求实现“双脱钩”:经济增长需要尽可能与化石能源消费和能源电力需求增长脱钩。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涵盖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碳中和系统性方案,并进一步讨论了可行的市场化手段以支持方案的实施。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是经济清洁低碳转型的基本原则,也是能源系统转型的主要挑战,因此需要先立后破,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煤电退役和低碳转型之路。关键词:碳中和经济增长高质量发展能源系统转型203060双引言气候危机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全球所有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因此,有效应对气候危机的203060双方式只能是全球化的统一应对。在这一前提下,国际社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努力,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以共同应对气候危机。世界各国相继提出了碳中和目标。美国政府的碳减排承诺是: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水平上减少50%一52%,并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英国则承诺到2035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水平上削减78%;加拿大的目标则是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40%一45%。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国家,中国政府也明确提出203060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并将该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同时正在制定全面的行动计划。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为新○时代下经济高质量增长指明了方向,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基础。考虑到中国目前庞大的经济体量、能源系统和固有的产业生产惯性,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体现了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危机的坚定决心。中国从碳达峰迈向碳中和的实现周期仅为30年,相较于发达国家缩短了近一半,任务艰巨且难度大。碳中和目标的紧迫性要求低碳转型方案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才能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理解中国的碳中和进程的内涵需要有两个维度的深刻认知。在国内层面,需要理解经济发展水平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在国际层面,需要理解中国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所处发展阶段差异对碳中和进程的不同影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同时需要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中国的人均GDP约为1.1万美元,几乎仅为美国的六分之一(表)。203060展望未来的中国经济增长,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远景目标是达●林伯强,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邮政编码:361005,电子信箱:bin@xm.e血.am,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2133003)的资助。作者感谢匿名审稍专家的宝贵建议。当然,文责自负,60双(C)1994-202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20306020306020306203060双碳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林毅夫(2021)认为,到2049年中国的人均GDP有望达到美国的一半,约为3万美元:李稻葵(2016)则预测,2050年中国的人均GDP为美国的70%,约为4万美元。综合经济增长目标和专家学者的预测分析,中国经济未来将持续增长。图1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电力消费之间的联动关系,电力消费增长与GP增长之间的平均相关系数约为0.91,一次能源消费增长与GDP增长之间的平均相关系数约为0.58,而且这两个相关系数近年来都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这意味着能源电力需求增长和GDP增长关系依然密切。如果中国203060人均GDP按如上预测,能源电力需求将持续大幅度增长。未来中国低碳转型除了需要满足由经济增长带来的能源需求增量外,还要替代过去庞大的化石能源消费存量。因此,如何逐步降低能)源电力需求增长与GDP增长的相关系数是碳中和进程的一大挑战。另外,发达国家收入水平高且经济增长平稳,能源需求相对稳定,其碳中和压力主要体现为存量能源的低碳替代。目前美国60人均GDP约为中国的6倍,德国约为中国的4倍,发达国家对碳中和的投资和支付能力更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比较低的支付能力会导致能源市场改革相对缓慢,影响能源效率提升和技术2020年世界主要国家(地区)GDPGDP万亿美元)人均GDP(美元)11152203060双20.896328516.39342123.8147373日本5.05401553060双碳印度2.621930数据来源:CEIC数据库,次能源消费弹性次饱源消费与GDP相关系数均值:0.58203060双碳203060双碳9819841987199019931996T199920220052008201120142017八2020年份图1181一2020年中国GDP、电力和能源消费增长率相关系数数据来源:CEIC数据库。碳中和进程要求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以扩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2060年碳中和的能源系203060统将聚焦电力消费,因此电力结构也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表2对比了2019年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电力结构。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工业用电(第二产业)会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呈倒U型走势,先高后低,其背后的理论基础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美国只有20%的电力消费用于工业,其余约80%的电力流向了居民和商业部门。欧洲的工业用电占比普遍较低,居民和商业用电占比最57060双碳(C)1994-202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