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3-10-28 08:02:39 一种液冷一体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_潘明俊
- 2024-02-04 09:01:48 2023年各省市双碳政策汇总
- 2023-10-28 07:56:41 液冷将成储能装置核心冷却方式
- 2024-05-16 17:07:11 【Excel计算表】工商业储能峰谷套利模型
- 2024-02-03 14:35:00 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_T)研究新进展_王君
- 2024-06-08 14:51:19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 钢铁(征求意见稿)
- 2024-05-24 15:35:05 203060双碳文库更新文件240524
- 2024-05-28 12:53:37 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与高效设计
- 2023-11-02 14:34:29 讲义13丨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 2023-11-10 08:32:58 世界银行-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变化与残疾人包容(英)-2023.10-39页
- 2024-05-16 17:18:12 【PPT】中储国能张栩:压缩空气储能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 2024-05-10 10:30:30 B.12_基于安全测试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评价

1、本文档共计 17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2030622022年5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May,202第51卷第3期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51 No.3◇■经济学研究3060双碳■数字经济、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来自中国城市层面的经验证据203060双碳6203060双碳(1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上海2002372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重庆400067)摘要:数字经济逐渐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在城市203060碳减排方面发挥者重要作用。通过构造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使用2011一2019年中国22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并识别绿色技术创新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降低城市碳排放水平,上述结论在经过替换被解释变量、调整样本期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无论作用机制是绿色发明专利中请数,还是绿色发明专利授权数,数字经济发展均显著促进了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作用机制降低了城市碳排放水平:就3060双碳异质性分析而言,数字经济的碳减排效应在东部地区、高人力资本城市、高科技财政投人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更加显著。研究结论可以为理解数字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也为数字经济发展、碳减排,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关键词:数字经济: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中图分类号:X3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283(2022)03-0045-16收稿日期:2022-04-09D0I:10.15983/cmki.sxs.2022.05072030607基金项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特大城市老年人口医疗需求、行为与治理响应研究”(7187405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与双循环价值链融合发展的效能识别及实现路径研究”(21C01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区域一体化、功能分工与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研究”(21HQ066);上海市科委软科学重点项日“创新型城市与企业创新:微观实证与上海路径”(22692113500)3060双碳作者简介:郭丰,男,四川广安人,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杨上广,男,福建政和人,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毅,女,河南洛阳人,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203060双碳全球变暖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给人(C)1994-202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203060203046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203060双碳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较低。城镇化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对能源的需求还在增加,使得我国面临着巨大的碳减排压力)。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中国提出了2030年前和2060年前分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同时,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如何有效降低城市碳排放,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依托区块链、大数据、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渗透,已然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4-)。根据《中国数字经济白皮书(2021年)》可知,数字经济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GD)的比重已达1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正在推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催生了新业态和新产业等,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碳减排提供了新的机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发展,降低城市碳排放,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这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数字经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是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那么,数字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数字经济是否也给城市碳减排提供了新动能?碳达峰,碳中和的难点和重点就是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无论是产业结构调2030整、交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还是能源消费结构向可再生和清洁能源转型,都离不开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绿色技术创新作为降低城市碳排放中关键的一环,如果数字经济能促进城市碳减排,那么数字经济发展是否通过激励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实现了碳减排效应?这有待实证检验。厘清上述问题,对○于完善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和城市碳减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也为国家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二、文献综述首先,数字经济领域研究。近年来,数字经济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效应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探讨。一方面,目前关于数字经济发展产生的效应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和社会效应,数字经济发展不仅对包容性经济增长、区域创新刀、产业结构升级[⑧]、高质量发展[们产生了积极的正向2030激励效应,也对微观企业的价格加成[o)、企业创新[“产生了正向的促进作用,还在微观劳动者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既有研究看,多数文献发现数字经济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明显的正)向激励作用,数字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不断相融合,赋能了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部分学者也开始探讨数字经济所产生的环境效应,认为数字经济发展不仅降低了城市二氧化硫排放量,也显著减少了工业粉尘和废水的排放量)。郭炳南等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作为政策冲击,实证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且这种效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既有的研究以环境污染和空气质量为研究对象,肯定了数字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空气质量的改善作用。]郭炳南等也对数字经济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识别,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56那么,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如何,是否203060也对城市碳排放起到了降低作用?不同于以往文献,本文在测算城市碳排放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市碳排放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并对其绿色技术创新作用机制进行了识别,由此洞察数字经)济和绿色技术创新在碳减排中所扮演的角色。其次,碳排放领域研究。一方面,已有文献较多分析环境政策和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的影响[7)](C)1994-202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