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3-10-28 08:02:39 一种液冷一体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_潘明俊
- 2023-10-28 07:56:41 液冷将成储能装置核心冷却方式
- 2024-02-04 09:01:48 2023年各省市双碳政策汇总
- 2024-05-16 17:07:11 【Excel计算表】工商业储能峰谷套利模型
- 2024-02-03 14:35:00 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_T)研究新进展_王君
- 2023-11-02 14:34:29 讲义13丨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 2024-06-08 14:51:19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 钢铁(征求意见稿)
- 2024-05-28 12:53:37 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与高效设计
- 2023-11-10 08:32:58 世界银行-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变化与残疾人包容(英)-2023.10-39页
- 2024-05-16 17:18:12 【PPT】中储国能张栩:压缩空气储能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 2023-10-29 07:42:08 【中标】碳达峰-关于海宁市碳达峰实施方案项目的竞争性磋商公告中标(成交)结果公告浙江成交发改
- 2024-05-10 10:30:30 B.12_基于安全测试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评价

1、本文档共计 22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h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China Lianhe Credit Rating Co.,Ltd.联合资信ESG行业报告2023年化工行业ESG评级分析报告化工行业上市公司ESG拔露:>观点:化工行业具有高耗能、高排放强度属性,在碳排放双控、产能置换政策背景指标内容下,行业面临转型压力,行业ESG风险企业家数(个)402较高。从ESG评级结果分布来看,上市ESG相关报告家数(个)119化工企业的ESG评级基本符合正态分布ESG相关报告披露率(%)29.60特征,评级结果集中分布于BBB级和29.32BBg级两个级别,头部和尾部企业均较S指标披露率(%)55.28少。G指标披露率(%)56.05>拔露:我国上市化工企业共402家,其中化工行业上市公司ESG级别分布:2023年披露ESG相关报告的有119家,披露率为29.60%。(家)>环境(E):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环境责任表200169167现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行业环保管150理体系建设尚不完善,碳排放、污废排放10041和能源消耗等定量指标信息披露情况较5002320差,随着环保政策收紧,化工行业环境责0任面临一定挑战。AAAesAesgBBBeAesgBBesgesgCesg>社会(S):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表现一般。上市化工企业员工发展、产品与服务、供应商管理体系等指标披露程度一般,影响整体表现,同时由于安全生产社会关注度较高,化工行业仍面临一定社会责任风险。联合资信研究中心iuxg@hratings..com刘晓光>治理(G):化工行业上市公司治理表现一般。上市化工企业普遍建立了较为规范的治理体系和制度,但在ESG管治制度及组织建设、ESG信息自主披露意识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联合ESG系列研究报告行业ESG报告2023年12月20日一、化工行业概述(一)行业定义化工是“化学工艺”“化学工业”“化学工程”等的简称。运用化学方法改变物质组成、结构或合成新物质的技术,则属于化学生产技术,也就是化学工艺,所得产品被称为化学品或化工产品。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一2017),化工行业为国标代码26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具体可细分为:基础化学原料制造,肥料制造,农药制造,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炸药、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二)行业发展化工行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涉及产品类别众多,应用领域广泛,上游原材料来源于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各种无机矿物,中下游产物广泛用于农业、电子、新能源、纺织等数多个领域。化工下属细分行业较大程度受上游原料价格直接影响并受下游需求牵引,多数具有显著的周期性,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较大。化工行业运行情况关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民生福祉的改善,但同时化工行业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较大的行业之一,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根据《2021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披露的各行业耗能的核算结果,2020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总耗能量为56723万吨标准煤,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总耗能量为8953万吨标准煤,显著高于电力、煤炭开采等行业,分别位居第二位和第四位。此外,根据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的统计,我国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的碳排放量排名较为靠前,但整体远小于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2021年化工行业碳排放总量约3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2.98%,对全国碳排放总量的贡献不大。但从强度看,2021年,我国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的碳排放强度分别为0.35吨/万元、0.13吨万元,位列第五位和第八位,化工行业单位碳排放强度相对较大。1数据来源于CEADs数据库,为石油加工、炼焦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和塑料制品业的碳排放量合计数,其中石油加工、炼焦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排放量较高,合计约3.06亿吨,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和塑料制品业的排放量较小,合计仅0.02亿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