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双碳基础知识碳达峰碳中和知识分享ESG相关资料【ESG评级】2023年煤炭行业ESG评级分析报告
绿碳资料库

文档

2570

关注

0

好评

0
PDF

【ESG评级】2023年煤炭行业ESG评级分析报告

阅读 965 下载 925 大小 1.3M 总页数 22 页 2024-04-08 分享
价格:¥ 4.99
下载文档
/ 22
全屏查看
【ESG评级】2023年煤炭行业ESG评级分析报告
还有 22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22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眼公司China Lianhe Credit Rating Co.,Ltd.联合资信ESG行业报告2023年煤炭行业ESG评级分析报告煤炭行业上市公司ESG拔露:>观,点:煤炭行业上市公司ESG风险偏高。煤炭行业属于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在指标“双碳”目标和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企业家教(个)32长期内煤炭消费占比逐渐下降,行业ESG相关报告家数(个)19ESG风险较高。煤炭行业上市公司ESGSG相关报告披霉率(%)59.38分布靠后,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煤炭行E指标披露率(%)30.56业上市公司的ESG评级分布基本符合正30.06态分布特征,中枢为BB,分布右偏。49.87一方面因为煤炭行业是高污染高耗能行煤炭行业上市公司ESG级别分布:业,另一方面因为煤炭企业信息披露情况较差。12(家)1111>拔露:A股煤炭行业共32家公司,其中1082023年披露ESG相关报告的有19家,6披露率为59.38%。>环境(E):煤炭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程度较低,在碳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BBBesg能源消耗、生态环境保护等指标中表现较差,环境得分整体偏低。>社会(S):煤炭公司社会责任表现一般。联合资信研究中心重点关注解决就业、安全生产、员工薪酬与福利、政策响应等方面,国有企业承担了较多的社会责任。▣>治理(G):煤炭上市公司大部分为国有企业,且成立时间较长,在公司治理结构▣较为完善,在治理体系、治理绩效等方面http://www.lhratings.com表现较好。煤炭公司治理得分较高。联合ESG系列研究报告丨煤炭行业ESG报告2023年12月01日、煤炭行业概述(一)行业定义煤炭行业指对各种煤炭的开采、洗选、分级等生产活动,不包括煤制品的生产和煤炭勘探活动。根据国民经济分类标准(GB/T4754-2017)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可以细分为烟煤和无烟煤开采洗选、褐煤开采洗选和其他煤炭采选。(二)行业发展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根据国际能源署(EA)发布的《2022年二氧化碳排放报告》报告,2021年全球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368亿吨,其中煤炭使用产生的碳排放达到155亿吨,占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2%。中国能源资源的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煤炭是中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2022年,中国探明煤炭储量2070.12亿吨,山西、内蒙古、新疆、陕西储量总共占比为73.3%。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中国煤炭产量45.60亿吨,同比增长10.5%,进口2.93亿吨,下降9.2%。2022年,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约为56.2%,大幅高于27%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能源结构转型需求愈发凸显,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已是全球经济发展大趋势。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但受制于全球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产业的长期投资不足,中期内,全球煤炭市场或将继续处于供需偏紧的状态,国际市场价格可能还将继续高位运行。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后,许多曾经承诺退出煤炭的国家,重新将煤炭作为可靠的热力和电力来源。在中国,煤电依然是能源消费的核心。燃煤发电可以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规避不稳定性,是我国能源安全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根据我国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2030年和2060年,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分别降低至75%和20%左右,预计2030年煤炭占比降低至45%,2060年进一步降低至10%。长期来看,煤炭消费量面临一定萎缩压力,煤炭作用将向应急调峰、战略储备转变。煤炭企业面临较大的转型风险。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