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3-10-28 08:02:39 一种液冷一体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_潘明俊
- 2023-10-28 07:56:41 液冷将成储能装置核心冷却方式
- 2024-02-04 09:01:48 2023年各省市双碳政策汇总
- 2024-05-16 17:07:11 【Excel计算表】工商业储能峰谷套利模型
- 2024-02-03 14:35:00 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_T)研究新进展_王君
- 2023-11-02 14:34:29 讲义13丨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 2024-06-08 14:51:19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 钢铁(征求意见稿)
- 2024-05-28 12:53:37 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与高效设计
- 2023-11-10 08:32:58 世界银行-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变化与残疾人包容(英)-2023.10-39页
- 2024-05-16 17:18:12 【PPT】中储国能张栩:压缩空气储能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 2023-10-29 07:42:08 【中标】碳达峰-关于海宁市碳达峰实施方案项目的竞争性磋商公告中标(成交)结果公告浙江成交发改
- 2024-05-10 10:30:30 B.12_基于安全测试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评价

1、本文档共计 4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全省重点产业链2024年度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指南的通知豫工信节[2024]31号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全省新型工业化暨重点产业链培育推进大会精神,加快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产业链绿色低碳改造升级,现印发《全省重点产业链2024年度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指南》,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引导改造升级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的《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0年)》,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国家清洁生产先进技术目录(2022)》、工业和信息化部年度发布的《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等提出的先进技术装备,对照《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2年版)》,加强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污染物减排、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公辅设施改造,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积极推广本实施指南。二、加强技术攻关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产业研究院的创新资源,推动节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绿色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相关设施装备研发攻关。推动重点产业链企业采用先进前沿技术装备谋划建设示范项目,引领产业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促进产业链协调绿色发展充分发挥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的牵头引领作用,鼓励产业链骨干企业发挥技术、绿色管理等优势,引导产业链企业提升工艺装备水平,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创新绿色设计产品、争创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有序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工艺升级,带动全产业链企业能效稳步提升。四、工作目标重点产业链节能提效工艺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重点产业链中能效优于标杆水平的企业比例达到20%以上,能效基准水平以下的企业基本清零。推动工业能效全面提升,培育20家以上能效水效“领跑者”企业;持续完善重点产业链绿色制造体系,培育超级能效工厂、零碳工厂,新增绿色工厂10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0家以上;全方位全过程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新增一批绿色设计产品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持续推动工业企业用能低碳化、管理数字化,新建30家以上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附件:1.超硬材料产业链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指南2.尼龙新材料产业链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指南3.先进铝基材料产业链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指南.4.先进铜基材料产业链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指南5.先进合金材料(钨钼钛镁等)产业链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指南6.化工新材料产业链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指南